赠礼婚礼上人们互相赠送服饰常带着浓浓的民间文化的情趣有时候仅
赠礼
婚礼上人们互相赠送服饰,常带着浓浓的民间文化的情趣。有时候,仅是一串珠子,但由于是在特定场合上由特定人物去赠送,也成了活生生的服俗画面。
我国汉族人在婚礼上有婆家送给新娘的“上马三件衣”,单、夹、皮、棉根据季节而定,只是必须以双股红头绳为特制的裤带,这流行在青海河湟一带。还有新娘在婚礼上向男方亲友赠送绣花袜底儿的仪式,以显示新娘针线手艺。最多时要送出数百双,所以新娘在婚前两三年就要抓紧时间大量制作,这流行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农村。景颇人是婆婆把一条银项链挂在儿媳的脖颈上;瑶寨里是舅父母赠与做新娘的外甥女银镯一个,银扣一个;朝鲜族是公公向儿媳赠送耳环、戒指、佩物。
德昂族的新娘赠物时,要分出对象的次序,通常是先主后宾、先男后女、先老后少,而且等级分明,根据等级分别赠以不同的礼物。如新娘的主要亲属,爷爷、奶奶、父母、大伯、叔叔等可享受一等厚礼,即毯子;依次是年过岁的老人可得麻线织的筒帕,已婚的成年男女可得棉线织的筒帕,未婚的男女青年得到的是别致可观、绣有各种名花的细棉线织的筒帕……欧洲人在婚礼进行期间送礼,也有着严格的约定俗成的礼仪性。关于何时送、送什么,如何陈列、如何感谢等等好像都有一套程式,但是有时也有例外,前述那位北欧首富耗资一千万美元的婚礼,新郎送给各位来宾的礼物,是刻着他们夫妻名字的白金手表,每块表价值美元。由于宾客很多,这就不是一般婚礼上常见的赠礼排场了。
婚姻服饰奇俗
围绕着婚姻中的服饰,有一些本乡本土人认为非常自然、必不可少的习俗,却令外地人疑惑不解。有些很幼稚的举止,但当他们做起来特别认真,甚至是伴随着咒语与心灵的膜拜而进行时,则具有了不同凡俗的意义。
位于缅甸境内的钦族人结婚时,要买毯子和裙子条,从娘家门口一直铺到新郎家。如果不够长,就将后面的往前倒,新郎新娘脚不许沾地。可是除了他们之外,别人绝不允许踩着裙和毯。当新人走过之后,这些毯、裙由新郎的妹妹们瓜分。
类似的服饰习俗一到了中国,总是多了几分隐含在里面的寓意,但是男女双方又不明确用言语表达出来。贵州人在新婚之日,男子把帽子摘下来罩住女子放在桌上的珠花,就认为日后可以征服妻子。两个人并坐在床边的时候,男子衣服压在女子的衣襟上,还是女子坐时压在男子的衣襟上,就认为一生中谁能够征服谁压倒谁。新婚转一天起床时,新娘要是穿着丈夫鞋走几步,那么就可以达到婚后她占上风的目的。
江西新郎新娘拜祖宗天地,即行了大礼后,新娘由其长辈伯叔背着走路,这时亲朋邻居,不分长幼,都可任意以木棒打新娘后背,所以无论冬夏,新娘都一定穿着棉袄,以便减弱被打的程度。更有打鼓、吹喇叭等体力劳动者向新娘借衣的奇俗,因此新娘只得在棉袄外面再加一件破烂的衣服,以应急用。